新闻资讯
咨询热线
635573293120传真:02080287134
乐竞体育他和铁路打了35年交道:飞驰的列车仿佛穿越时光隧道
在这一天的《浙江日报》四版,有这样一条消息《提前完成抢修机车,浙赣金华机务职工热烈庆祝开国盛典》。
短短四百字的稿子里提到,机务段全体工人“听到人民政协在北京开幕的消息后,大家一直以提早完成工作任务来表示庆祝”。
但他们想象不到,75年后,从金华到杭州最快只要40多分钟;而那一条条钢轨之上,正脉动着中国经济的最强音。
“铁路线越来越多,乘坐起来越来越舒适,对铁路的养护要求越来越高,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但是我们铁路人的自豪感也是越来越强。”和铁路线年交道的高卫东这样总结。
高卫东19岁进入金华铁路,一直从事线路维修工作,经历了铁路的电气化改造、六次大提速,也见证了高铁时代的到来。如今的他是铁路杭州段金华线路车间的高级技师,作为铁路轨道“医生”负责金华南站到白龙桥站之间的铁路线多组道岔,他都如数家珍。
“如今好多机器都是智能化的,比我们当年先进和省力多了,但是要求更高。”他和同事一起推着轨检仪,检测两条轨道之间的距离,车推过去,每隔0.6米轨道间距就自动显示并传输到了电脑上。
“我刚工作时用的是手工道尺,2000年左右换上了电子道尺,如今的轨检仪更先进了,还有收集数据的检测车。”在检修现场,金华线路车间党支部邢强也是在铁路工作了30多年的老铁路人,他介绍:“十多年前要换道岔,至少需要三百个人的编队,现在工具先进了,同样的时间只要七八十人就够了。”
在他的记忆中,上世纪七十年代,能坐上绿皮火车已经很好了,更多的是无座的大棚火车,“小时候每年都要坐七八个小时的火车,从金华来杭州看奶奶走亲戚”。后来铁路大提速,这段探亲路慢慢变成4个小时,再缩短为2个小时,到如今最快只需40分钟。
“铁路的枕轨从最开始的木枕,变成了水泥宽枕,后来有了整体道床。铁轨从25米一段变成100米一段,铁轨用材的硬度也提升了,现在坐火车很少能听到‘哐哧哐哧’的声音。”高卫东说,金华也从只有一条浙赣线的丁字形铁路枢纽,变成了拥有去往八个方向线路的“米字”枢纽。
铁路线路养护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火车头从蒸汽变成电气,速度提升后轨道的沉降、磨损等问题出现的速度也加快了。”日常线路巡检从单纯的低头检查轨道、闸道,变成了眼观六路,“铁路线附近是全密封的,要注意周边的隔离网有没有破损,电路是否正常等等。”
压力大,自豪感也足。“平时特别爱看各种旅客在车内竖硬币,检验火车平稳感的视频,很有成就感。”他说,百看不厌,每次都会去点个赞。
住在杭州城西的永嘉人朱长光则是以乘客身份见证了铁路的发展。他经历了不通铁路时的温州,回家有多困难,也见证了浙江高速公路“4小时交通圈”的发展,同时正成为今年9月6日正式运行的杭温高铁的受益人。
朱长光在上世纪90年代初离开永嘉去北京读书,“那个时候温州还没有通火车,放假回家最便捷就是坐火车到上海,然后坐船回温州。”他回忆说,有一次他坐火车到金华,早上6点起床坐客车,坐了18个小时的省道才到家,“累得人都要散架了,就盼着温州能早点通火车。”
他清晰记得1998年金温铁路开通,“那一年我开始在杭州工作,坐火车回温州虽然也要七八个小时,但是腿能伸直还能在车厢内走动,比坐客车不知道幸福多少。”“后来我买车了,开车走高速回永嘉,单程4个多小时。”偶然他也会选择坐火车,“坐高铁到温州站再打车去永嘉,算上路上的时间和开车差不多。”
今年9月6日,杭温高铁开通,他回永嘉再也不用去温州站中转了。“我爸妈已经体验过这趟车,从杭州西站坐2点半的高铁去温州北,一个多小时后就到家了。”他说,两位80多岁的老人家特别开心,这是他们走得最顺畅的回家路,一点都不累。
这个国庆假期朱先生已经提前买好了6日回老家的火车票。“现在多了一条线路,黄金周能抢到票坐高铁回老家,太幸福了。”未来高铁还会更快更便捷吗,他说,“肯定。高铁的速度超乎想象。”
据《人民日报》2024年9月9日报道,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消息,中国铁路总里程突破16万公里,高铁里程近4.6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高铁已累计运输了超过200亿人次的旅客。目前,中国每天开行动车组列车8700多列,是世界公认的最为安全的铁路。
在浙江,杭温高铁的通达标志着杭州、金义、温州三大都市经济圈一小时到达格局就此基本形成。杭温高铁通过与合肥至杭州高铁、杭州至深圳铁路的互联互通,进一步完善了区域铁路网布局,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