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咨询热线
635573293120传真:02080287134
乐竞体育太原市博物馆暑假“上新”啦!《瓷影银光》《玉意吉祥》两大展览齐亮相
这个暑假,博物馆依旧受热捧。在这里,可以穿越时空,一眼千年,感知不一样的历史和文化。8月14日,太原市博物馆“上新啦”,推出“瓷影银光——漳州海丝贸易瓷器与银币特展”“玉意吉祥——太原市博物馆藏玉器展”两大展览,为火爆的博物馆游助力。
一个是从福建“远道而来”的瓷器银币展,一个是太原市博物馆馆藏玉器珍品展,在充满艺术性的同时,更是两场视觉盛宴。开展之际,记者带你一起逛展览,讲述件件珍品背后的故事。
16世纪以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尤其是欧洲人发现了从好望角到东方的路线后,打通了欧洲与中国的海上通道。明朝中后期,海禁解除,正式将福建漳州的月港作为唯一合法的出海通商港口,与西方进行商务互通,中外海上贸易自此迅速发展,并逐步达到高峰。
不难想象,一艘艘满载丝绸、茶叶、瓷器的航船由漳州出发或抵达漳州,在这条海上丝绸之路上,千帆竞发,珍宝纷呈,漳州窑瓷器在迅速销往海外的同时,大量的“番银”不断涌入漳州,其数量之多、国别之众、使用之广为国内罕见,丰富多彩的“番银”也由此形成了独具漳州特色的“海丝”遗珍。本次展览,由漳州市博物馆和太原市博物馆联合推出,220件汇聚瓷器和银币的文物,呈现了昔日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盛景。
漳州窑瓷器是明末清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瑰宝,以纹饰精美、釉色丰富著称。漳州瓷不仅在中国古陶瓷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更是中国外销瓷器的重要代表,反映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非凡成就。
进入展厅内,一幅巨大的海上航线图就吸引了公众的目光。从漳州出发,一条条海上线路,反映了昔日漳州月港的兴盛,在这一条条航线上,漳州瓷漂洋过海,或丰富了海域民众生活,或折戟沉沙,封塑成海洋文化遗产。“在世界一些国家,曾经出土有漳州瓷。”太原市博物馆讲解员王文君介绍,漳州瓷的“身影”遍布东亚、东南亚、中西亚、北非和欧美地区。接下来的“知识点”,足以加深我们对漳州瓷的认知。
以日本为代表的中亚地区,江户遗址、博多遗址群、京都、大阪城下町遗址等地,都有漳州瓷器的身影。在大阪城夏陈遗址出土遗物中,漳州窑系的青花、五彩标本超过了80%。时至今日,日本的各大博物馆及私人都仍有收藏大量的漳州窑瓷器。
东南亚与我国隔海相望,也是漳州窑需求量最大的地区。考古资料显示,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地区出土了大量的漳州窑瓷器和标本,其中以青花瓷和彩绘瓷为主。在东南亚地区水下考古中,也曾有很多漳州瓷器的实物遗存。1985年、1992年,在菲律宾海域分别发现过明代商船和西班牙商船,考古工作者分别打捞出众多漳州窑瓷器。
16世纪新航路开辟以来,中国瓷器源源不断地运到欧洲。东非坦桑尼亚的基尔瓦岛“大清真寺”“大房子”遗址出土了许多明清时期的瓷器,其中就有晚明漳州窑青花。埃及1912年正式对开罗市南郊的福斯塔特发掘出土数十万片瓷片,其中可以确认有漳州窑瓷器的残片。
在此次瓷器展展柜内,你就能看到漳州瓷器最为典型的米黄釉、颜色釉、青花、五彩、素三彩等瓷器品类,无论从色泽还是从形制上,都与中原地区知名窑口盛产的瓷器颇为不同,不失为一种地方特色。
在大众印象中,银币大多是圆形的,上面雕凿不同的花纹,可是在古代时期,外国的银币又长啥样呢?你瞧,西班牙及其所属殖民地用的是“块币”;荷兰及其所属殖民地使用“马剑”银元、帆船币;美国及其所属殖民地使用的是“自由女神像”银元……这些银币,漂洋过海来到漳州,并在此地“扎根”,也是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番银”,即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货币,因为漳州属于闽南一带,他们把南洋等海外地区统称为“番”,海外贸易往来中的银元也就叫做“番银”了。展厅内,按照不同国家的地域区分,对银币进行了展示,可谓是五花八门,形状各异,令人眼花缭乱。接下来,就为大家集中敲重点,带你去看看这些外来货币。
西班牙及其所属殖民地的货币很有特点,它被叫做“块币”,样子是不规则的,有些类似漳州一带固定锄头的锲子,所以漳州民间形象地叫作“锄头锲仔银”“锄头钱”等。由于“块币”具有重量统一、可以按枚计算的特点,因此,流入漳州后,百姓也乐于使用。
还有一种名为“双柱双地球”的货币,身份很“特殊”,因为当今代表美元货币符号的“$”就是从它的花纹中演化出来的。“双柱双地球”银币,正面图案为王冠覆盖下的东西半球,两侧是西方神话故事中的大力神海格拉斯双柱,柱上有卷轴缠绕,呈“S”形,齿边图案是西班牙国花百合花,因此闽南民间也习惯性叫它“花边银”。
提到自由女神像,大家都想到的是美国的标志性雕像。但是在美国铸造的银币上,有不同的“自由女神像”。
美国及其所属殖民地的银币中有一款名为“拿花银元”,正面为端坐的自由女神,左手握一绶带,上书“LIBERTY”,即“自由”的意思,右手拿橄榄枝,边缘是13颗星;背面秃鹰的鹰头向右,鹰头上绶带内书格言“E PLURIBUS UNUM”,意为“合众为一”。这样的银币专门为远东贸易而铸造,影响较为广泛,因坐像手拿橄榄枝,所以也称它为“一枝花”。
英国“站洋”银币又称“站人”或“持杈仔银”。“站洋”银币始铸于1895年,1935年停铸,实际发行有23个年份。
“站洋”银币正面图案是左手持米字盾牌,右手执三叉戟的女神形象。背面中间为富有中国特色的“寿”字篆体图案,上下为中文“壹圆”,左右为马来文“壹圆”。
19世纪中后期,海外移民中存在一批出卖血汗的工人,史称“契约华工”,在民间有更贴切的说法,叫“卖猪仔”。
展柜内,可以看到这些“猪仔钱”,体量如大拇指般大小,材质属于瓷器,并非金属。据了解,这些华工历经苦难,被贩卖到南洋、美洲、澳洲和南非等地务工,雇主为控制华工而发行了一种仅在内部通行的私钱,人称“猪仔钱”,用以抵扣工资。华工恢复自由时,“猪仔钱”便失去了流通用处,所以,“猪仔钱”是契约华工被血汗剥削的一个实物证明。
“番银”在漳州的流通,记录了漳州与海外进行贸易往来和人员交流的历史,对漳州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同时,“番银”也融入百姓生活习俗。展柜中,可以看到一件名为“七连贯”的文物饰品,它就是用外国银币串成的一条项链。这也是“番银”在漳州本土化利用的一个体现。
闽南人历来崇尚藏金藏银,由于银元本身具有的保值功能,币面上又大多铸有帝王头像,百姓认为可以镇宅驱邪,因此纷纷将“番银”赋予各种民俗意义。民间风俗中,女子出嫁时,装嫁妆用的箱子要放置银元来“压箱底”;有的用银元“滚床”;有的将银元焊成“八卦”“七连贯”银链给小孩佩戴,用来驱邪、祈福;还有用银元煮水给小孩喝,用以“压惊”。还有的“番银”被改做成头饰、纽扣等民俗用品。
一件件远渡重洋的瓷器,一枚枚跋涉千里的银币,承载着我国古代海上瓷器贸易的艰辛与辉煌。遗存世间、散落史海的文物,沟通着历史、现在与未来,见证着中外贸易的发展与繁荣,也昭示着在时代洪流的推动下,世界各地联通与互融的脚步将继续向前。
中国玉器,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承载着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和信仰。无论是材质的珍贵,还是工艺的精湛,都不足以完全诠释玉的内涵。
欣赏完漳州银币和瓷器后,展厅一侧就是“玉意吉祥——太原市博物馆藏玉器展”,展览规模小而精,38件(套)分别是太原市博物馆馆藏玉器中的珍品,分为“礼仪玉”“装饰玉”“陈设玉”“实用玉”等不同类别,全方位呈现古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
“礼仪玉”,就是在祭祀、交聘、军旅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一些器物,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主要有璧、琮、圭、璋、璜等,此外考古出土的钺、戈、刀等玉兵器多数无使用痕迹,同样也是显示权力和地位的礼仪性用玉。“装饰玉”,是古人为美化自身而精心制作的饰物,且与宗教活动、社会身份地位密切相关,其中有随身佩戴的,有镶嵌在衣冠器具上的,有头饰、耳饰、手饰等。“陈设玉”,是贵族富豪及文人为显示自己的高雅情操而摆放在案头以便品味观赏的玉质艺术品,比如圆雕的瑞兽、如意等器物,尤其是清乾隆年间,陈设玉的成就最为辉煌,达到历史的。“实用玉”,有工具类的斧、锛、刀,饮食类的盘、碗、杯、勺,文房类的砚、印章等。
玉,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情感的结晶。展柜中,你能看到祭祀所用的玉璜、玉圭,也能看到古人用作装饰的玉佩,以及文房四宝,这些名目繁多、用途广泛的玉质器,不仅为中国玉文化增添了绚丽的光彩,也让我们在欣赏之余,心生愉悦,心向往之。
据悉,这两项展览展期为一个月,如果你想目睹这些文物的风采,可以通过太原市博物馆公众号进行预约,免费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