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咨询热线
635573293120传真:02080287134
乐竞体育万千气象 力量⑰|锦江:品质生活幸福城区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时序更替,接续前行。2024年是努力和收获的一年,2025年是希望和奋斗的一年。近期,我们将陆续推出各区(市)县2024年重点特色工作回顾和2025年重点工作部署,希望通过抓重点、晒亮点,互学互鉴、携手共进的方式,推动城市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描绘更加美好的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成都图景贡献力量。
深入推进水务、城市管理领域执法体制改革,组建成都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总队锦江支队,水务执法回归局机关,机构职能、编制、人员划转到位,改革任务全面完成。
进一步厘清行政处罚以及处罚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事项边界,完善执法队伍之间常态化监管执法、应急配合、信息共享、案件移送等协作机制,水务和城市管理执法体系不断完善。
完成智慧精细化管理(一期)项目建设,实施环卫、商户等城市管理类数据采集和9998路天网摄像头在线治理,结合AI+算法实时监管城市管理问题,实现城市管理案件自动巡检、自动发现、自动分拨和自动复核,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智慧治理水平。
自2024年7月系统上线试运行以来,发现处置类案件4104件,处置准确率提升约15%,用时缩短近30%。
优化街区保洁“四合一”标准,以“白色垃圾快速捡拾行动”“周末大冲洗行动”等“五大行动”为抓手实施精细化保洁,实现垃圾日产日清,街区环境日益整洁。
坚持“疏堵结合”“多元治理”,全面深化“门前五包”,采取门前划线、分时段管理等方式规范划线余家,持续推进“双街长制”,设置“责任街长”316名、“群众街长”438名,月均受理、处置群众反映投诉问题1200余件。
科学推进共享单车“瘦身”行动,上线处,实现主干道共享单车停放量同比减少45%以上。强化广告招牌审批监管,对标建设水津街、中粮悦街2条户外广告招牌品质提升示范街,整治违规广告招牌480余处。
完成景观小品设置、箱柜美化等14个硬件提升项目和“门前五包”“垃圾分类”等28个城市管理场景建设,打造“月季市井烟火街区”和“幸福河湖街区”2个“美丽街区”。
推进背街小巷精细化治理“样板间”建设,参照“美丽街巷”工作标准,提升改造东光街、东光南一巷、琉璃横街3个街巷,优化部分道路、人行道约3.1万平方米,实施绿化提升约1200平方米。
以高品质生活建设为牵引,打造“美丽街角”55个,拆除违建4930平方米,拆除围墙长度1770米,增绿面积34860平方米,增加开敞空间49090平方米。
完成锦江区21座环卫公厕改造项目(第一批),实施洗瓦堰排涝通道综合整治项目二期、秀水河排涝通道综合整治项目、石牛堰河道水文化建设等4个涉水项目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紧盯自有项目和挖掘项目两项重点,1-10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城市景观照明氛围,完成攀成钢片区“环球汇”综合商业项目建设和蜀都大厦光彩提升打造,高效完成锦江沿岸景观照明提升项目创世纪大厦、艺尚锦江、五冶大厦的光彩建设,高质量完成节假日及第 110 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暨展城融合活动、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等重要活动期间景观照明保障工作,持续点亮温馨和谐、绚丽多彩、文明生态的锦江夜景。
加强油烟防治,印发《成都市锦江区2024年餐饮油烟治理工作行动方案》,建立餐饮油烟污染治理联席会议制度、推进(现场)会制度、督查制度及考核评价机制,形成从源头管控到末端执法、从工作部署到责任落实的闭环式工作链条。
2024年,运用科技手段改造油烟净化设备27台,鼓励商家55家更换老旧餐饮油烟净化设备,开展餐饮油烟污染专项整治行动223次,立案查处餐饮油烟类案件211件,罚款12.49万元。
攻坚扬尘治理,强化部门联动,系统推进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治理,严厉打击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超载、冒载、未密闭运输抛洒滴漏污染道路等违规违法行为。2024年,立案查处扬尘各类案件130件,处罚金额168.34万元,清退名录车辆77台,新增新能源运渣车98台。
印发《锦江区2024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点》《锦江区党建引领生活垃圾分类常态化联动专项工作方案》,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行业治理责任体系,持续推进居民小区垃圾投放点、垃圾房提标改造,新建改造标准化投放点298个、设置大件垃圾集散点11个、大件垃圾投放点130个。
依托2个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按照“一月一主题”的要求,广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开展各类宣传、培训活动1000余场,社会氛围日益浓厚。持续强化行业治理,推进商品过度包装、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绿色办公等治理,促进垃圾源头减量,1-10月其他垃圾末端处置量较去年同比减量2%。
制定《锦江区2024年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大型联合实战演练1次、应急演练90余次。按照“汛期不过、排查不停、整改不止”要求,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和整治,共排查出内涝隐患点位69个,完成整治42个,其余27个点位均按“一点一策”制定临时措施并明确专人负责。
坚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防汛预警能力,运用彩云科技信息,实现点对点风险提示和天气预警发布,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传递到基层最小党员;运用智慧水务平台,实时掌握69个内涝隐患点位、11条区管河道沟渠的防汛信息,通过电台等形式对防汛现场进行精准调度,做到雨停水退,全区实现平安度汛。
针对省委巡视、区委巡察反馈问题逐条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细化责任分工,强化整改措施,明确具体完成时限,从严从实抓好巡视巡察整改工作。同时坚持把整改工作与落实主体责任、加强作风建设、推动管理升级、锤炼干部队伍、深化惩治等工作结合起来,健全完善《锦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政府采购和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等制度10个,开展谈线.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深入学习贯彻习总关于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指示批示精神,以举办读书班、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线天·原原本本学条例》、支部党员大会等形式,对《中国党纪律处分条例》进行原文学习,开展集中学习研讨4次、支部讨论27次,讲纪律、廉政党课9次,开展《条例》专题辅导讲座1次,发放系列学习书籍260余册。强化警示教育,坚持以案说纪,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组织参观成都百家堂姓氏文化博物馆,开展法纪警示教育4次,引导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切实做好干部队伍建设
抓牢建设,组织中心组学习 12 次、全局集中学习18次、各支部学习 60 余次。狠抓队伍建设,坚持正确用人导向,选拔科级领导干部10名,晋升职级1名,干部队伍更具活力;组织开展法制培训7场、执法实务培训4次,轮训执法队员300余人次,执法行为更加规范。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定期围绕党风廉政、舆情防范、队伍管理等方面与11个街道执法大队大队长开展谈心谈话,持续开展城市管理领域群众身边“可视”“有感”和“四小”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受理处置服务群众意识不强等问题11起,因旷工辞退协管人员1人并纳入黑名单管理,执法队伍整体形象全面提升。
聚焦纠治指尖形式主义,加快推广报表通,对周期性、基础信息类报表采取“多表合一”等措施实现减表减量,清理优化报表61个,实现减量72.62%,推动基层报表源头减量、内部数据互通共用和业务流程再造,切实为基层减负。全面优化“督检考”任务,坚持应减尽减、能并尽并,严格控制督查检查考核的总量和频次,减少扬尘、执法、垃圾分类等通报5个,减少检查5项,为督检考“瘦身”,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
深化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水务、城市管理领域区级执法事项清单,优化执法力量配置,构建权责一致、协同高效的运行机制,不断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结合智慧锦江建设,推进行政执法工作与“微网实格”体系有机融合,实现执法全覆盖。
加大“门前五包”宣传力度,增强商家对“门前五包”工作的责任意识,确保全区“门前五包”责任书100%签约张挂。强化对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的日常隐患排查和问题整改,确保户外广告和招牌安全、美观、规范。持续完善“定点还车,入栏结算”模式,不断优化共享单车管理。
结合锦江区实际,系统谋划智慧精细化管理项目(二期)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现代化治理能力。积极推进南支三渠—红庙子排涝通道整治项目,进一步提升河道行洪能力,确保汛期行洪安全。立足实际和发展亟需,聚焦城市管理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积极主动谋划储备一批项目。
结合锦江产业发展,挖掘本土特色文化,高品质打造一批“美丽街区”“美丽街巷”和“美丽街角”点位,持续彰显锦江城市魅力。
加快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政策措施落实落地,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抓好重点项目服务和固定资产投资入库工作,积极对接,主动服务,及时掌握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项问题,发挥协调推动作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靠前服务好企业项目入库纳统工作,确保固投保质保量完成。
系统推进垃圾、油烟、噪声污染防治“新三大战役”,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设施提标提质,结合一体化服务招标高标准构建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全程分类体系,加大感知源铺设力度,提升垃圾全生命周期管理水平。构建“商家自治+市民共管+社会参与+政府监管”的餐饮油烟全链条监管体系,加大餐饮油烟污染执法整治力度。聚焦重点时段和重点领域,推进噪音污染专项整治行动,依法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难点、热点噪音投诉问题。
严格落实“防控”机制,对存量违建全面处置,坚决拆除新增违建,对上级交办、群众举报、自查发现的新增违建加强协作联动和督查督办,推进违法建设、建筑垃圾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
探索新一轮环卫一体化服务的管理模式优势和不足,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动考核,重点突出日常长效监管、行业专业监管并行模式,区分好重点、划分好责任,充分运用好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夯实环卫工作管理基础,抓好环卫一体化服务工作精细化管理。
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层层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把清廉机关建设作为重点任务,把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持续推动干部担当作为,切实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续转化为推动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进一步深化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优化执法力量配置,构建权责一致、协同高效的运行机制,分层级、分批次地开展全区执法人员、协管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及业务轮训,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以新时代“枫桥经验”赋能执法工作,加大与部门、街道、社区、企业的沟通协调,积极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落实落细信访工作举措,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突出问题,化解基层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