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乐竞体育观察|水稻全产业链发展新“稻”路

发布时间:2024-11-10 20:41:51

  中高端大米市场被进口米和东北米挤占,生态环境变化,病虫害频发,水稻育种正面临严峻挑战。发掘符合未来育种目标的优异种质资源,打通水稻种植、加工、贸易全环节,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迫在眉睫。

  9月21日,首届安江杂交水稻大会在世界杂交水稻发源地湖南怀化举行。来自水稻界权威院士专家,全产业链上下游相关单位、企业代表等200多人参会。专题报告环节,与会嘉宾聚焦杂交水稻产业全环节,探讨杂交水稻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杂交水稻产业链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自1979年中国杂交水稻走出国门,已有70多个国家试种推广杂交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研究院院长预测,未来10年,国外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将与我国持平。

  据统计,2003-2012年国审杂交籼稻品种年度平均产量徘徊在550公斤左右,2013年以后迅速提高,至2017年达到638.9公斤,之后进入平台期,徘徊在608-628公斤之间。

  “进一步提高水稻单产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需要。”杨远柱认为,针对水稻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杂交水稻品种创新必须坚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种植效益、满足人民生命健康”为根本目标。

  “中国在全球水稻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2022年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前列。”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方福平介绍,单产方面,中国以472.0公斤的亩产排名第11,与排名最高的国家相比存在差距。

  优质化也是水稻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稻谷总产自2011年起就突破2亿吨,稳定实现供求平衡有余,人们已由过去的“吃饱”转变为“吃好”、“吃得健康”,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高档优质食味杂交稻品种缺乏,还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

  “当前杂交水稻单产进入“平台期”,高档优质食味稻缺乏。”杨远柱认为,培育优质食味杂交水稻是未来水稻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据悉,泰国、巴基斯坦将稻米品质放在首位,在全球树立了良好信誉和品牌,泰国出口的稻米中,高质量稻米占到50%左右。

  印度虽然平均单产低,但也一直将稻米品质作为品种选育的首要目标,巴斯马蒂大米(Basmati)以其独特的香味和易消化性享誉全球。

  湖南隆平好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龙提出,好吃的大米是核心,食味、外观、香味、加工品质任何一项指标特别突出的品种都有重要价值。水稻育种不仅要注重产量,还要关注稻米的品质和口感。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水稻需要从育种、种植、加工和贸易等多个环节入手,全面提升水稻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2022年4月10日至13日,习总在海南考察时说到:“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要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韩龙植介绍,我国水稻矮化育种、杂交稻育种等实践证明,水稻育种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与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有着密切相关。水稻种质资源是拓宽育种遗传基础、突破育种瓶颈、推动种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水稻种质资源是育种创新的基石,建立种质资源库,能有效保存水稻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杨远柱介绍。

  “水稻种质资源的精准鉴定对于发掘育种关键种源、解决育种瓶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杨远柱提到,将传统育种技术与现代分子育种技术相融合,利用优势,精准高效、协同改良品种性状,培育将“丰产性、优质性、抗逆性及广适性”等四性综合在较高水平上的生物品种,才是超级品种!

  江西农业大学原副校长、教授贺浩华提到,“两系法使中国超级杂交稻产量不断提高,育种技术的创新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野稻驯化,万年之源。”贺浩华认为,“优质、高产、绿色、安全”是未来育种发展方向,早稻以早熟优质为主攻目标、中稻以高产优质为主攻目标、晚稻以高档优质有香味为目标。

  贺浩华说:“水稻全产业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包括种质资源保护、育种创新、加工技术升级、优质化发展和国际贸易等多个方面。”

  “推广杂交水稻不仅有助于提高全球粮食安全水平,也是我国参与全球农业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方福平指出。

  据了解,全球作物育种已进入智能化育种4.0时代,但我国许多单位的杂交水稻育种还停留在2.0或3.0时代。

  杨远柱认为,我国杂交水稻育种正面临资源高效利用品种的缺乏以及不育基因来源单一的挑战。迫切需要引入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品种的精准改良和按需定制,以提高育种效率并充分利用亚种间、不同物种间的有利性状基因。

  “科技创新是推动水稻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方福平强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可以提升水稻生产的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实现水稻产业的现代化。

  大米作为口粮的比例逐渐下降,而电商和社区团购的兴起导致销售渠道变窄。品牌集中度极低,行业普遍存在低附加值属性。黄龙强调,“中高端大米市场份额被进口米和东北米严重挤占,迫切需要国内水稻种业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提升稻米竞争力方面,水稻加工技术的升级改造发挥着关键作用。方福平提出,通过技术创新,不仅可以实现稻米的精细化加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大米的需求,还能确保大米的品质和风味,提高加工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增强国内大米的市场竞争力。

  方福平说:“大米贸易呈现出口集中,进口分散的格局。出口大米以精米为主,碎米比重明显提高。为增强我国水稻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需要深入分析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将优质稻米品种推向世界,提升我国水稻国际影响力。”

  “最关键的是解决谁种田,怎么提高农民种植效益。”杨远柱认为,极端灾害天气是粮食生产的重要限制瓶颈,淡水资源短缺将成为未来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

  “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必将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邵彩虹提到,城镇化、工业化,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导致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根本变革。

  “矮杆常规稻和杂交稻的育成推动了再生稻的发展。”邵彩虹认为,杂交水稻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合适的地区推广再生稻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再生稻经济效益明显高于晚稻。”贺浩华指出,随着再生稻机收技术进步,将全力突破头季米优质难,再生季高产难的问题。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杂交水稻,功不可没。杂交水稻让这种起源于中国的作物迸发出新的生机,实现产量飞跃式增长,不仅造福了中国人,还远播世界,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给出了中国答案。在水稻全产业链发展新阶段,需要各个环节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咨询热线:635573293120
LINK 友情链接: 优酷 京东 淘宝 微博
Copyright © 2012-2024 乐竞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JING SPORTS